讲述:洪雪江 执笔:曾少强
概述:洪雪江,现任中国十七冶集团博望区“宁博一体化”基础设施补短板EPC项目党支部书记,曾获马鞍山市“巾帼建功标兵”、中国十七冶集团“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宁博一体化”项目,是中国十七冶集团承建马鞍山首条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后在博望地区实现滚动化、片区化发展的重要民生工程,对于提高博望区教育、医疗、交通硬件等基础设施水平,加快地区融入南京江宁都市圈进而实现高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涵盖市政道路工程、引长江水供水工程、博望区人民医院项目、安置房项目、博望区丹阳中心学校等内容。自2017年2月项目团队入驻博望区以来,项目部大胆起用年轻人,打造了一支年轻化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管理团队,“以老带新”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项目青年踏实肯干,充满激情热血,是一支能打胜仗、勇于担当的强力“冲锋队”。疫情来临,他们在全力做好项目复工复产同时,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号召,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守护地方百姓健康。
正文:
1月30日,公司部署各项目抓紧筹措防疫物资,做好复工准备。此时,项目部的口罩存量不到100个、测温枪只有一把,消毒液还剩5瓶,对于我们这个覆盖面这么广的项目简直就是杯水抽薪,怎么办?没有口罩,就保障不了值班在一线的同事的安全,没有充足的防疫物资,复工就变成了妄想。疫情地图上的红逐渐加深,短缺的物资拉响了红色警报。
“收到,马上行动”“我马上去镇上找”……使命当前,我们博望“娘子军”挺身而出,用行动点燃红色激情。骑着电动车“走街窜巷”的小邢是两岁孩子的妈妈,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她站了出来,把孩子交给了长辈照顾,走出了温馨安全的家门,为了口罩在城区绕圈圈。家在安庆市的周倩,是我们项目年纪最小的党员,当时她家小区已经开始戒严,但收到消息的她没有任何迟疑,一想到丹阳学校项目秋季必须完工迎接新生,不能让口罩耽误了复工,进而影响学生按期入校,立马戴上口罩、手套,开始行动。东街药店,西街药店,再到南边、北边,拢共十几家药店,大半的门已经上锁,这家没有就找下家,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没有大批量口罩就一家家买、一点点凑,700只口罩她花了三个多小时,跑下来,汗水都打湿了头发。11点25分,打包、填单,这批为复工生产准备的快递,顺利由安庆发往马鞍山。在“红色娘子军”的努力下,仓库逐渐丰满起来,5500只常规医用口罩、5箱洗手液、72瓶酒精喷雾、30瓶84消毒液、5支远红外体温计,其余物资若干,是我们最强的底气、最亮的功勋章。
我们有年轻的“热血巾帼”,也有稳重担当的“绿色军装小哥”。李祥是刚来我们项目的退伍兵。退役不褪色,战“疫”当前,他用军人钢铁一般的意志坚守在岗位上。年前到年后,两个月,61天,800多个小时,每天他都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他说:“我是党员,是军人,军人铁一般的纪律和担当早已刻入骨髓,既然负责的是体温测量登记和场地消杀工作,就要站好这第一道岗,不漏一人,让大家‘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就必须做到!”2月9日,区住建局通知,博望区内各单位职工上下班必须持有临时通行证,他的工作中又多了一项通行证办理,居家隔离满14天了没有?行车轨迹是哪到哪?办理通行证的资料都齐了没有?成了他的日常“三连问”,现场—项目部—住建局是他新划的每日路线图。
“好的,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2月11日,刚回项目的安全总监付晓得知博望区政府正在征集人员、物资以做好区域围挡封闭,立马请缨上战,用“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冶蓝”封好博望出入口“漏洞”。由于疫情管控,很多家在外地的员工无法及时赶来,当时就8名管理人员,两个要负责现场检查和消杀,一个要负责办公区域的工作,只有5个人、2辆可以拉材料的小车可以调用,时间不等人、封闭隔离工作刻不容缓,我和付晓立马联系区政府和协作单位,顺利征集到5个已经居家隔离满14天且身体健康的当地劳务人员。为不耽误时间,我们以两人为一组,一组专门负责围挡材料运送,四组分散在博望社区、东城村、丹阳镇、四季玫瑰园等地。
图为慰问314省道博望卡点值勤人员
图为围挡封闭中
图为工作人员例行测温
博望区是马鞍山新兴发展地带,开发时间短,很多地方还主要以村镇为单位聚集生活,无物业的老旧小区和村庄零散分布在各个点,物防、技防的硬件设施缺失,进出口多,工作量点多面广。疫情无情,围挡封闭必须快速推进、快速完成。由于我们对当地社区分布情况不太熟悉,一开始就遇到了难题,这么多点,从哪下手才能达到最快速度。就在我们犯难的时候,当地的工作主动站了出来说:“我们在这生活了几十年,哪都熟,你们跟我走。”于是,我们采用“老乡+职工”合作作业的方法,每组有当地工人和项目人员各一人,一边在小区用小喇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四早”方法,一边搭建围挡,取得了当地百姓的积极支持。风雨兼程,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连续阴雨,气温很低,外面行人很少,最活跃的就数我们这群穿着“中冶蓝”的十七冶人。尽管大家的手冻僵了,划破了,衣服湿了,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临近中午,乡亲们都陆陆续续做好了午饭,看我们还没吃,很热情的叫我们吃饭,正不知道怎么委婉拒绝时,项目食堂的送饭专车就来了,大家赶紧半跑着“落荒而逃”,却又引得乡亲们哈哈大笑。紧张忙碌了一天,我们顺利完成三分之一任务,但这远远不够,需要抓紧时间赶紧弄完。于是,大家第二天就主动要求加班,那天我们干到晚上八点半,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直到累得饥肠辘辘,没有点力气时才收工。3天时间,我们把“中冶蓝”点缀在20公里辖区内的各个角落,数百块围挡,合计1500余米,堵住了东成村、博望社区、百峰村、丹阳镇等60个点的防疫“缺口”,这是我们最亮丽的补丁。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疫情汹汹,十七冶“宁博一体化”项目的青年砥砺前行、迎浪而上,做“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即胜”的先锋兵,用青春原色绘就多彩人生。